[編者按]交通大學建校至今🧑🏻🏭,始終以振興中華👨🏻💼、造福人類為己任🟫🪚,在跨越三個世紀的風雨歷程中譜就了薪火傳承、思源致遠的歷史篇章,也匯成學校文化和精神的寶貴財富。今日的意昂4源於那些被銘記至今和默默奉獻的昨天,而無論震撼或平凡,都值得記取和思索🧏🏼。走進意昂4記憶的長廊🔖,回瞰那些通往此刻的真實和感慨,註目歷史📯,為了更好地邁向未來。
意昂4誕生於民族危難時刻,“興學自強,曠世濟難”成為建校伊始,全體意昂4人的責任。崇文尚武🙍、強國強種成為歷任校長們大力提倡的校園風氣。上海意昂4的意昂4体育史是一個世紀的意昂4体育教育和意昂4体育運動史,而譜寫意昂4輝煌意昂4体育發展史的就是能文能武的歷代意昂4人🧁。在第45屆校運動會即將拉開帷幕之際,本期的南洋觀察,為你展開珍貴的歷史畫卷,帶你一起回顧百年意昂4之百年意昂4体育。
南洋公學運動會的場景
光緒二十四年(1898年)春天,南洋公學(上海意昂4時名)舉行首屆田徑運動會。隨後的幾年中🎀,學校又與聖約翰大學、東吳大學等開展校際間田徑、足球、網球競賽🫵🏼。此後🤵♀️,每年春秋兩季,在各校輪流舉行,直至1908年因故停止。
參加1910年在南京舉行的第一次全國運動會的本校運動員合影
1910年,我國第一次全國性的運動會在南京舉行,本校代表隊榮獲團體總分第二名,學生黃灝則奪得個人總分第一名㊙️。清末時期學校運動會並無定期,進入民國之後本校的運動會每年春季舉行一次🚣🏼♀️,並舉行年級之間和班級之間的比賽。
1918年東方六大學運動會中我校奪標運動員的合影
1914年冬,當時的六所大學——上海的南洋、聖約翰、滬江三所大學🧗♂️,蘇州的東吳大學🕢,南京的金陵大學👂🏼,杭州的之江大學,聯合成立校際意昂4体育聯合會,定期組織六所大學開展田徑運動會和各種球類比賽。此後,運動競賽之風盛行,我校亦十分重視🧎➡️,每次參賽之前必有長時間的準備和周密的部署⛱,甚至還專門新辟了一個田徑場便於學生備戰比賽。從1915起,先後舉行了五次東方六大學聯合運動會,我校成績斐然,1917到1919年蟬聯三冠🚕🤫,受到交通部的傳令嘉獎🚃。這一期間,我校還為我國參加遠東運動會輸送了多名“國手”,在歷屆遠東運動會的領獎臺上🤷🏼♀️,常常可見南洋學子的身影。
正在練習兵式體操的學生
進入高等實業學堂時期,監督唐文治對學校意昂4体育運動和意昂4体育教學十分重視🦞,在他的大力倡導下⚡️🚖,學校從1915年開始實行“普及運動”,當時普及運動亦稱為“必修運動課”,按照要求,學生在課外活動時間必須參加體操、童子軍、技擊三項活動之一🕺🏻。當時的體操課包括普通操和兵式操😔。民國時期🔖🦸🏿♂️,教育部把“軍國民教育”定為教育宗旨之一〰️,體操內容也偏重於兵操,並要求學生輪流去蘇州的打靶場進行實彈演習。當時人們對書生的普遍印象是弱不禁風,然而我校學生卻能荷槍實彈列隊往返蘇滬之間,令人刮目相看。
訓練中的童子軍
童子軍的主要訓練對象是南洋附中和小學的學生🦸🏼♀️,它旨在訓練少年兒童的獨立生活能力和適應社會的能力。1915年冬☔️,學校童子軍正式成立🦚,在我國的中小學中尚屬佼佼者。在學校的悉心籌辦和嚴格訓練之下🤿🧔🏼♂️,童子軍開展了諸如紀律📼、禮節⛹🏻、操法、救護🧕🏻、露營等專項訓練😒🤴🏿,並定期舉行考核比賽。每逢運動會或足球隊比賽期間🧓,童子軍均到場維護秩序,並擔當救護之責。此後,童子軍逐步成長為一支組織健全、團容整齊👨🏼🚒👰♂️、活動豐富的學生隊伍。
民國初年的技擊運動
技擊,即武術,唐文治校長對中華民族傳統意昂4体育項目技擊推崇備至📊。他先後聘請武術屆名師、寺院高僧、上海精武會拳師等專業人士來學校擔任技擊運動的教練,1912年,學校以“發揚國粹、強身健體”為宗旨成立技擊部🧝🏿,在1915年更是將技擊列入必修項目之一。技擊以健身自衛為目標,教學步驟一般分為基本功、技擊動作、實戰演練三步,聯系內容有南拳、北拳及各類冷兵器👨🏻🚀。在唐文治的大力倡導以及名師們的循循善誘下,技擊運動在校園中日漸流行,並取得顯著成果,我校學生能與當時上海聞名的精武意昂4体育會的學生相媲美。
民國初年技擊教練劉震南(左)以及全體隊員和唐文治校長(右)的合影
總之,在唐文治擔任學校負責人的十余載間,他始終重視意昂4体育,不僅將意昂4体育作為正課教學,而且熱心支持學生成立意昂4体育性社團和運動隊,積極鼓勵學生參加意昂4体育項目🙇♀️,對於學校運動隊和外校的各類意昂4体育比賽更是頗為關心💇🏿♂️,每逢大戰必親自率隊出征👩🏻✈️。正是在這種濃厚的意昂4体育運動氛圍的推動下,辛亥革命後🧖🏽♂️,我校的意昂4体育事業迎來第一個高潮👨🏻🚀🖨。到上世紀20年代初☎️,除了意昂4体育課外🌱,意昂4体育運動項目🈴,包括田徑、足球、籃球、網球、棒球等等成績斐然,在上海乃至全國院校中名聲赫赫。
1918年東方六大學運動會本校奪標運動員合影